窮養教出強小孩
作者:羅梅英
發表日期:2017-08-01
現代父母生得少,對孩子總是小心呵護;再加上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幸福而不受苦、順利而不受挫,於是給孩子用最好的、吃最好的,幫孩子打點好一切事情。但父母「做太多,給太多」,過度溺愛,反而把孩子寵壞了,是害了孩子。過去的父母「再窮也要富小孩」,竭盡所能滿足孩子;現在則是「再富也要窮小孩」。「窮養小孩」並不是指養小孩的錢多或寡,而是以合理的匱乏,讓孩子脫離舒適圈,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,給孩子正確的觀念,教出負責、獨立、不被寵壞的下一代。
場景一:一所私立小學附近的羽球中心下課時間,一堆孩子拎著鞋子叫人幫忙穿。國小5年級的孩子還不會自己穿鞋,因為在家都有傭人、爸媽幫忙穿。老師跟家長反應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穿鞋,反而被家長責備大驚小怪。
場景二:竹北區某學校,不少小孩全身名牌,還會比較誰的行頭較貴。有個小男生拿LV新的水桶包裝皮球,在地上拖來拖去,老師問了外傭才知道那是媽媽不要的包包,給兒子裝東西的。
做太多、給太多,寵出慣寶寶
聽起來匪夷所思,卻是一些父母寵愛小孩的縮影。當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幸福而不受苦、順利而不受挫,於是給孩子用最好的、什麼好買什麼,幫孩子打點好一切事情,但父母「做太多,給太多」卻把孩子寵壞了。
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,超過一半的孩子因為家長太寵,出現「慣寶寶」的特徵:37%曾因為被唸,對大人發飆;28%曾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;24%因為穿著或用便宜的東西而覺得丟臉;近40%曾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。
另外,32%的孩子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;33%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或朋友;35%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;顯示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和分享,也不會做家事。
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王慧敏是「5年級」父母。
她指出,5年級父母因為經濟寬裕,已經「有點」寵小孩、捨不得孩子吃苦;「從現今大學生的表現來看,寵小孩的確寵出一些問題,」孩子都已經20歲了卻無法獨立。
而7年級父母從小生活條件各方面更好,自己是被「富養」長大的,「他們可能更不會讓孩子吃苦,寵溺孩子的問題將變得更嚴重,」王慧敏說。
啃老族是父母「肯」出來的
Yes123資深副總經理洪雪珍指出,「啃老族之所以產生,都是父母『肯』出來的,」這個也肯給、那個也肯買,甚至為孩子買房。洪雪珍有朋友的孩子成天窩在家裡,問他才發現:「父母供應一切,有吃、有住、有房,幹嘛努力找工作?」
「當孩子沒有吃過苦、沒有挫折,就可以要什麼有什麼,他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成就動機。」洪雪珍說,從職場性格向度來看,所謂的「吃苦耐勞」包括:堅毅性、積極性、耐挫性、復原性等4個向度;從未吃過苦,自然也缺乏這些人格特質。
最殘酷的是,低薪已成為全球共同的問題,「當孩子在富裕環境下長大,出社會卻得面對低迷經濟、領低薪,孩子要如何調適?」洪雪珍說。
再富也要窮小孩,教他獨立和負責任
王慧敏指出,過去當父母的是「再窮也要富小孩」,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;如今這個觀念必須扭轉,從5年級父母的教養經驗來看,「再富也要窮小孩!」
許多企業家,即使富還是窮養小孩。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認為,父母討好小孩是天性,但她只要想到:「如果有一天我不在的話,孩子能好好的活著嗎?」也就能夠堅持用「窮滋味」來教養兩個兒子。
當然,孩子不可能一夕之間突然獨立,這是個漸進的過程。王慧敏強調,「窮養小孩」是一個觀念,不是養小孩的錢多或寡,而是如何教出負責、獨立、未被寵壞的孩子。
短期體驗效果有限,日常生活是最好訓練情境
以前父母花錢讓孩子去參加娛樂營,現在是花錢送孩子去吃苦。王慧敏說:「這反映出現代父母的矛盾,一方面富養小孩,一方面又希望小孩刻苦耐勞。」
王慧敏認為,送孩子參加營隊、去吃吃苦,短期體驗的效果有限,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,「父母想要傳遞什麼樣的態度、價值觀給孩子,日常生活就是訓練孩子的最好情境。」
《未來Family》特別整理出窮養孩子的10種招式,並以其中7種做個案報導,分享怎麼教出「強小孩」。
第1招做志工服務學習
孩子習慣享受、很少付出,把父母的給予視為理所當然。因此有些父母送孩子到貧困國家去做志工,除了磨練吃苦,也希望孩子能反思生活、懂得感恩惜福。89年次的高中生葉峻豪去年到柬埔寨做志工,看到村民雖窮卻很快樂,讓他開始省思生活態度、價值觀,並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,不那麼自我。
第2招鍛鍊意志力和體力
溫室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。透過徒步旅行、爬山等,除了訓練孩子的體力,還可以鍛鍊意志力,培養吃苦、互助的精神。在勞其筋骨、苦其心志的過程中,獲得不一樣的成長經驗。
第3招注重做中學
「除了觀念的轉變,至少要有一些活動的場合,可以讓孩子實際去做中學,」台中市大華國中童軍團團長莊景棠認為,童軍教育的「做中學」影響深遠,「因為很多的觀念或道理,我們都知道也很會講,但不一定代表做得到。」
第4招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
生活作息規律,孩子清楚知道什麼時間自己該做什麼事,就不會偷懶、推諉責任或拖拖拉拉。位於桃園的弘化懷幼院暑期開辦生活體驗,來到這兒生活作息規律,按表操課,每個時間該做什麼事都有規定。創辦人林至信說:「生活正常、作息正常,就是讓生命正常;孩子很容易教,守規矩又健康。」
第5招生活自理,自己的事自己做
「自己的事自己做,任何年紀的孩子都可以要求和訓練,」王慧敏說,即便才1歲多的孩子,都可以自己丟棄換下來的尿布並把手洗乾淨。家長替孩子做太多,幫忙準備上學的東西、做勞作、背書包和水壺、起床疊被,是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,讓孩子倚賴性重。
位於新竹的「天人岩屋」黃天人夫妻,從小訓練孩子「自己的事自己做」,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,兒子念小一學會煎荷包蛋,小三開始自己洗衣服,有時還幫爸爸洗。
第6招脫離舒適圈
「不要一味滿足孩子的需求,鼓勵孩子脫離舒適圈,才能幫助他們自立,」台北市湖山國小老師黃敏惠談到,現代父母愛孩子的教養方式,不論經濟條件好壞,幾乎毫不保留的對孩子付出,「不要把孩子照顧到離不開爸媽,同時要引導他們認清物質和精神、價格和價值的差異。」
第7招適度匱乏,不要有求必應
孩子的要求,父母千萬別有求必應,不是每次進便利商店或玩具店,都一定可以買東西。洪雪珍認為,若父母能力可付出10分,只要做8分就好,剩下的2分讓孩子付出、做點事情而得到。
適度的匱乏,讓孩子學習控制欲望、懂得惜物。王慧敏建議,每次出門前和孩子約法三章,今天是「參觀日」、看看就好,而且父母自己也要遵守。幾次參觀日之後才是「採購日」,適時滿足孩子,「從棉花糖實驗來看,孩子能克制當下欲望,日後的成就較高。」
第8招參與做家事
日本有一句話:「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,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。」日本人讓孩子從小做家事,在學校也會練習擦地板,學習負責及幫助別人。
想要培養孩子獨立,做家事是基本的方法。很多小孩不要說沒用過菜刀,有些連奶油刀都沒用過,開始做家事才知道,原來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;廁所不會自動變乾淨、桌上不會自動有飯菜。
台北市五常國小校長莊訪祺表示,現在的小朋友缺乏勞動教育,不少爸媽把小孩照顧得太好,孩子什麼事都不會做,變成媽寶。
五常國小推動「家事教育」至今已7、8年。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本「家事習做生活體驗學習護照」,按不同年級,分別有必須學會的家事項目,學生每天至少要做一項家事,並且讓家長簽章。
第9招教育正確金錢觀念
除了控制欲望,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也很重要。李佳蓉從小教孩子,「需要」的東西媽媽一定給,如果是「想要」就得提案爭取。
而薇閣董事長許調謀從小給兒子許明揚一個觀念:「該花的才能花,不該花的,一塊錢都不給」。許明揚高中赴美念書,每個月列預算表給爸爸,爸爸一筆筆檢視,值得花的才付錢。
第10招父母以身作則
重享受的父母,不可能養出吃苦耐勞的孩子,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、和孩子一起吃苦。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,孩子都在觀察、模仿,如果父母本身常挑剔、抱怨,孩子肯定也會不知足感恩,」王慧敏說。
王慧敏指出,孩子要變獨立,爸媽必須「慢、等、放」,有時間、慢下來等孩子,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事情。若是爸媽趕時間、搶著做,久而久之,每件事都變成了父母的責任。
三個指標,判斷小孩是不是被寵壞
現代父母生得少,對孩子小心呵護,但過度溺愛反而是害了孩子。你家小孩是否被寵壞了?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王慧敏提出三個指標,供家長判斷自己是否寵壞小孩。
指標1.對人不尊重
很多父母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小孩,餐桌上好吃的先挾給小孩,或是等孩子吃剩了,大人才吃。久而久之,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最大、最重要,凡事「唯我獨尊」、必須以他為優先,不懂禮貌和長幼尊卑。而且常常「現在、馬上、立刻要……」,一不順他的意就哭,父母一旦屈服,變成小孩占上風、地位比大人還高。
指標2.對事不負責
「負責」包括兩個層面:對自己和對事情。對自己負責就是,能夠照顧自己、生活自理,完成事情的「最後一步驟」。例如吃完飯後收拾整理、玩具玩完歸位、鞋子脫掉後擺好,而不是爸媽跟在後面不停的收拾。對事負責是,該做的事情不推諉、負起責任。
指標3.對物不珍惜
父母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,孩子因此不珍惜東西,反正可以再買。學校失物招領沒人去認領,「東西太多了,連是自己的都不知道,對東西無感,」學校老師常在垃圾桶看到還能用的文具或完好的食物。
因為擁有的東西多又好,小孩對東西看不上眼。像是學校發放兒童節禮物,很多小孩嫌棄「禮物好爛」。享受慣了的孩子,只會愈來愈難取悅。
連江縣長劉增應這樣教孩子
馬祖四面環海,物質不豐,早年生活非常艱苦。連江縣長劉增應說:「刻苦耐勞、愛物惜物,幾乎是馬祖人的DNA!」
劉增應的父母以務農為生,家裡有9個兄弟姊妹,生活十分困苦,每個小孩都得幫忙做事,洗碗、打掃、下田除草、挑水澆水。「冬天低溫零度以下,即使手腳都長凍瘡了,仍然要幫忙下田,」劉增應說。
知道家裡很辛苦,劉增應以第一名成績考上台北醫學院公費生名額之後,再也沒有開口跟家裡要錢。他曾到鞋廠打工,平常不是念書就是打球,物欲很低、不太花錢。
等他當了爸爸,家裡經濟變寬裕,但他並沒有因此寵溺小孩。劉增應說:「在家裡父母可以照顧,但等孩子離家,就必須自己照顧自己、適應環境。」
很多馬祖孩子國中畢業後,就離鄉背井、隻身到台灣念高中。劉增應的2個女兒都是如此,像二女兒考上師大附中,15歲就自己獨立在台北生活。劉增應說,女兒很獨立,有苦也不會講,反倒是他比較擔心,來台出差會偷偷跑去看女兒。
讓孩子為獨立做好準備
明白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父母,劉增應和太太周昭慧的教養方法就是,讓他們為將來獨立做好準備。劉增應說:「洗碗、掃地、做家事比念書更重要,讓孩子培養責任感及做事態度。」
從小周昭慧就跟孩子說:「家事不是媽媽的事,」要求2個女兒幫忙洗碗、倒垃圾、洗衣服、照顧弟弟。周昭慧教養的最大原則是「媽媽不要太能幹,」媽媽太能幹只會讓小孩變得倚賴。
周昭慧記得,二女兒小學2年級時有一次肚子餓哭了,劉增應回家後教她怎麼煎荷包蛋,自此她就學會了。「做家事是生存的本能,大人不要剝奪小孩的學習機會。」
來自台灣的周昭慧觀察:「馬祖小孩普遍都很獨立,有些人國中就跨島求學、住校。」馬祖的商店也不多,2個女兒小時候所謂的「逛街」,也不過就是到國軍福利中心看看有什麼新進貨,因此物欲也不強。
周昭慧認為,父母要拿捏孩子吃苦與享樂的平衡點,不要無條件滿足小孩,針對孩子「想要」的東西可以設一些條件,不要寵壞了孩子。
|